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医药反腐不能让“医疗系统崩溃论”动摇反腐决心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17 10:08:41 191 0

医药领域反腐败不断深入。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国已有180余名医院院长、书记被立案调查,多家药企董事长被带走,至少20个省级纪委已就此问题发声。医药反腐败。

然而,在医学反腐大行其道之际,一些奇怪的理论却出现了,需要仔细甄别。

中纪委反腐风暴_医药反腐风暴下的三个追问_反腐风暴最后那个佐罗是谁

决不能让“医疗体系崩溃论”动摇反腐败决心

比如,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声音,比如网上的一张截图,据说是某三甲医院的院长表示:“这次医疗反腐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导致我们国家的医疗体系崩溃了。”此外,还有人担心反腐会让医院里的所有人都面临风险,最后受伤的是病人。

8月14日,红星新闻发表评论员文章《别让“崩溃论”劫持医药反腐》指出,对本轮医药反腐有认可和担忧很正常。 对医疗反腐败说“不”,或者担心医院可能无法正常运转,并不一定是反对反腐败,更不意味着“刻意为医疗腐败分子开脱罪责”。 但所谓“反腐可能导致整个医疗体系崩溃”显然是夸大其辞,经不起推敲。 如果一反腐败,医疗体系就崩溃了,那医疗体系就太脆弱了。 如此“脆弱”的体系如何支撑全国这么多人求医。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21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公立医院11804所,私立医院24766所。 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12日,全国至少有176名医院院长、秘书被调查。 这样的比例怎么会导致我国医疗体系的崩溃呢?

抛出“崩溃论”言论,他还表示:“除了院长外,其他人都是各个院系的主任,其中有一些院长是各个学科的专家。一个专家至少需要接受国家的培训。” 30年了。技术抓了好医生、好主任、好院长之后,谁来给老百姓治病?” 这些言论正在为医疗体系的崩溃埋下伏笔,同样荒唐。

红星新闻评论员文章认为,任何人都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 如果医学专家确实存在腐败,当然应该逮捕,不能有任何含糊之处。 无论你有多大的光环,为医疗事业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只要触犯法律、违纪,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个常识不需要重申。 专家称号不是护身符,资历和医术高超也不是逃避惩罚的理由。 决不能让“医疗体系崩溃”动摇反腐败的决心。

再者,支撑医疗体系运转的还有广大医生。 他们是系统前进的无声“底盘”。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努力工作,追求医术和道德。 正是这些不涉及权力和腐败的人试图做好自己的工作。 有了他们,医疗系统就不会崩溃;有了他们,医疗系统就不会崩溃。 有了它们,人们看病就可以更放心。

这样的“崩溃论”经不起推敲和推敲,却在此时突然出现,值得警惕。 如果任其蔓延,可能会干扰医疗领域腐败整治,甚至绑架医改。 此轮医药反腐深入推进、综合治理相信将推动医疗体系重塑,让老百姓更多受益。

这种养肥少数人、让多数人买单的潜规则迟早会被废除。

@侠客岛微博也在8月11日发表文章称,无论在哪个领域,腐败都是看不见、必须铲除的毒瘤。 随着医疗领域反腐的深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说法:有的说如果要彻查,大专家就会被抓起来,有的说如果让刚毕业的年轻人去看医生。医生,病人会放心吗? 还有人表示,长此以往,公立医院的医生就会去私立医院进行自我保护。 未来我们还能指望公立医院看病便宜吗?

事实上,这个论点似乎很熟悉。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掀起了反腐败风暴。 当时有奇怪的声音,说反腐力度太大,会影响经济。 甚至有人说,适度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这些谬论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有市场。

真相是什么? 近日,广东省纪委发文称,中山市坦洲人民医院原院长罗勇被免职后被发现收受设备代理商高额回扣。 涉案金额近3000万元。 砍掉回扣、转嫁虚高的药品、器械价格后,这家医院的人均医疗费用下降了1400多元。

这是什么概念? 公开数据显示,该院每年接诊心血管患者超过2万例,各科室接诊的患者数量可能要翻几倍。 如果患者存了1400元,一年能为患者和医疗保险存多少钱? 这个数字并不小。

@侠客岛微博指出,羊毛来自于羊。 出厂价三五块钱的药,在卖三五倍的情况下,为何还敢卖到几百块钱? 除去合理的利润,里面有太多人从各个环节“感受到利润”——药企向医院捐钱,是为了让自己的药品有市场,而医院接受这个药品,不肯让别家公司的同类药品上市。药品进来了,病人没有选择权,医生被迫开一些高回扣的药。 最终患者花的钱更多,医保赔的也更多。 这已经成为一段时间内行业内不言而喻的潜规则。

说得客气一点,这种潜规则损害了某家医院、某个地区的整体生态。 比如,云南普洱,一台设备收1600万元回扣的普洱院长被落马后,当地开展专项警示教育整顿,数百名医护人员主动退还赃物。

从更大范围来看,这种通过给予回扣来开拓市场的做法不仅涉嫌行贿,而且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 本来,两种药的功效差不多,只是价格不同。 A公司送礼物、塞钱想在医院开拓市场,但遭到B公司拒绝。 不送钱就无法打开市场。 这难道不是迫使守法企业踩到法律和道德的红线吗?

@侠客岛微博认为,这种养肥少数人、让多数人买单的潜规则迟早会被废除。 比如某地流行买卖官员,明码标价,价高者胜。 游戏中的人觉得“公平”,但是对于那些努力工作的人公平吗? 这难道不应该调查吗? 无论是政治腐败、金融腐败、能源腐败还是医疗腐败,归根到底都是腐败。 医生治病救人的时候,去除的就是身体的焦点。 对于社会来说,医疗腐败这个毒瘤也必须铲除。

怎样才能用泰山的力量来抵消泥土的过错呢?

同样是在8月11日,澎湃新闻发表文章《即评泰山贡献如何反误》,指出有人担心:医疗行业反腐会不会导致整个集团被污名化? 会不会激怒本已脆弱的医患关系?

澎湃新闻立即对该文进行评论,认为被攻击的医疗腐败对象,与那些为我们献出生命而受到表彰的好医生,以及三年来挺身而出的一线医务人员,并不是同一群体。流行性。 我们来看看被曝光的腐败案件。 令人震惊。 一台进口的医疗设备售价1500万元,医院却花了3520万元,其中1600万元的回扣被院长“吞掉”。 今年共查处院长秘书168人,平均每天“进”1人。

腐败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超乎想象,不打击还不足以激怒人民。 泰山高,泥浊。 怎样才能用泰山的力量来抵消泥土的过错呢?

不过,在梳理了网上的一些讨论后,我发现对医学界污名化的担忧并非多余。 比如,有的危言耸听者说:一个人都别放过,如果真的过筛了,整个医疗体系就会崩溃; 有分析称,反腐后,看病费用将降低50%以上。 让福祉惠及老百姓。”

梳理后,那种认为反腐败就能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观点低估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复杂性; 对整个医疗行业进行肆意攻击,也可能会瓦解医疗反腐败共识。 因此,笔者认为有几个问题需要重申。

反腐败首先是杜绝腐败,营造不要腐败、不敢腐败、不能腐败的环境。

为什么有些医院如此腐败? 为什么“敢”,为什么“能”? 前者是个人贪婪和不法的扩张; 后者是系统中的一个漏洞,其漏洞之大令人震惊。 只有阻止后者,才能控制前者。

其次,老百姓看病怎么就难呢? 抓捕贪污医生、导演后,我们将继续奋战。 依法治医固然重要,加大医疗投入、强化医疗保障、加快医改也不可或缺。

医疗反腐败不应该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

当然,风波之下,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的声音。

央视网13日发文指出,有人说现在医务代表不敢进医院; 有人说,很多权威专家都被抓了; 有人担心精英医生都去了私立医院。 一时间,这样的声音似乎让人着急,甚至惊慌。 事实上,这并不奇怪。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与“反腐败会影响经济”、“腐败是经济的润滑剂”等谬论如出一辙。

严重时需要用猛药。 医疗领域要想为自己“刮骨解毒”,就需要这样一场风暴,将附着在医疗行业多年的灰色利益链条铲下来,同时建立、站起来。 ,严格执行纪律和规定。

医疗反腐败不应该也不会只是一场风暴。 更需要关注和研究药品设备采购、医保监管、公立医院补偿、医务人员薪酬激励等一揽子问题,真正从体制机制层面提高监管和服务。 、保障体系,让医疗回归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济世济世的本质和初衷。

央视文章认为,这些问题谈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难。 腐败是世界性、历史性问题,医疗腐败有其特殊性,治理难度更大。

一个基本现实是,医疗健康是一个专业性强、技术壁垒高、隐蔽性强的行业。 别说外行,就是“专家”。 如果分属不同的业务领域,往往会有“脱山而去”的困惑。 以医疗器械采购为例,招标单位负责人只需稍微改变一个参数,就可以拒绝大部分厂家,为“目标”厂家中标创造条件。 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仍然很困难。 这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见的“萝卜招募”,但医疗领域的这种操作,因为技术门槛极高,普通人很难发现,一旦发现也不容易识别。 。

基于此,从方法论上看,医疗反腐败必须是惩罚与预防并重。 一方面,强化刑事制裁,要有雷霆万钧、雷霆手段,形成高压态势; 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改变医疗行业的封闭现状,提高透明度,加强信息交流,特别是调动内部监管的积极性,内外部结合,长期工作。

基于各方声音,中国新闻网8月14日发文,在医药反腐风暴下提出三个问题:

——当举报信满天飞的时候,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查明事实,回应公众关心的举报信息,特别是那些大医院问题线索和关键岗位。 医学领域反腐败,不仅需要刮骨治毒的勇气,更需要真刀真枪的手段和持续的高压态势。 我们要坚持行贿受贿并举,做到一视同仁。

——当各种针对医生群体的论调和谣言满天飞时,舆论应该客观理性看待医学领域的“个案”与“整体”、“极少数”与“大多数”,并尊重医生和医疗保健的社会习俗。 它可以被加强,而不是被削弱。 医学反腐败要严惩违法者,不能让守法者受苦。 除了保持反腐败力度,我们需要关心的是如何改革医院和医生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增加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让从业者看到自己的未来。

——当“看病难、看病贵”年年被提及却年年被提起时,医疗领域慢性病的治疗需要自我革命反腐的决心,需要改革的智慧标本兼治。 要从体制上铲除腐败滋生土壤,深化医疗体制改革,推进药品分开,从体制上解决“以药养医”带来的问题,造福人民群众让老百姓看得见、看得起病。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疑难解答指南 www.zbe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