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唐尚珺:山对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06 14:08:41 336 0

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_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

山的另一边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唐尚君抬起头,看向自家庭院前方。 远处的山上,时常有绚丽的晚霞。 从小到大,唐尚君无数次幻想过冒险,穿越布满荆棘的野路,渡过河流,攀登远处的高山。

怀着这样的想象,他踏上了漫长而曲折的重读之路。 为了登上心中的光荣目的地——清华大学,他先后放弃了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的学习机会,考取了学院连续入学考试15次。

今年,唐尚君“认清了现实”,决定告别高考,却再次感受到了命运的捉弄。 6月,唐尚君与18岁的侄子、侄子一起参加高考。 7月,侄子考入东北“211”院校,侄子又考入第二所大学,但考上第一线119分的唐尚军却一无所获:被退学,放弃志愿用于补充入学。

今年,他34岁了。

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_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

“要么重复,要么回家种田”

盛夏,一场台风过境,十几亩林地里,上千棵刚种一年多的桉树都被压弯了。

7月22日,唐尚军从桂林赶回家乡,忙着帮山上的树木。 他从小就与山林打交道,一家人靠种植桉树、甘蔗、刮松节油为生。 “这些树一年能带来三四千元的收入,如果不用绳子拉起来,它们就长不直了。” 在母亲的帮助下,唐尚君一天最多能举起八十、九十棵树。 天。”

烈日下,农活的疲惫让他暂时忘记了未来,“我还没梦想过,也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 广东和衡水的学校都向唐尚君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复读,他也不打算考虑,恐怕我会成为一个被利用的工具。 但对他来说,前面无非两条路,“要么再复读一年,要么彻底放弃,回家务农”。

然而,回乡务农是唐尚君通过读书逃离父辈生活的向往,也是他踏上这段漫长的复学征程的起点。 “小时候,每次干活的时候,我就想着好好学习,以后不要再干这么辛苦的农活了。” 唐尚君说道。

他看上去有点瘦弱,有书卷气。 他身高1.73米,体重只有120公斤。 他戴着一副黑色半框近视眼镜,说话轻声细语,时而羞涩地微笑,露出两颗犬牙。

唐尚军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 该村距县城70多公里,每天只有两趟公交车通往县城。 路面凹凸不平,车辆总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 道路两旁,连绵不断的低山,长满了甘蔗、桉树和水稻。

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

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_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

▲唐尚君家

他和母亲住在一栋有28年历史的砖房里,房子通过一条被甘蔗和杂草遮蔽的狭窄坡路与外界相连。 房子分为5个房间。 四五年前,建的厨房倒塌了,灶台也搬到了右边的房间。 随着哥哥姐姐陆续搬到钦州定居,唐尚君搬进了唯一一间铺着瓷砖地板的房间,头顶的梁木柱子上还留有虫蛀的痕迹。

“没钱修。” 母亲叹了口气。 她有白色的头发和深色的皮肤。 她常常卷起裤腿,光着脚在水泥地上走来走去。 大多数时候,她是家里唯一的75岁老人,身边还有两条狗和五六只鸡。

提起母亲,唐尚君总是心怀愧疚,回家务农的念头也时不时地冒出来,“这样我就可以和妈妈一起生活了。” 但他从来没有向母亲提起过这个想法,生怕她会认真。

母亲并不关心唐尚君读书不读书,只希望他能找到工作安定下来。 高考失利后,妈妈打电话安慰他:“别想太多,健康就好。” 年长12岁的哥哥有些生气,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 “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_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

▲唐尚君和他的母亲

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唐尚君从小就比哥哥、姐姐更擅长读书。 三个姐姐都没有读完初中,一个哥哥中专辍学。 唐尚君很受宠,调皮又爱玩,但小学时他几乎不怎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每当他拿着成绩单回家时,父亲都会微笑。 那时,父亲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 中专毕业,原本是一名小学教师,却因为出生被迫回家务农。

2002年,唐尚军以全村第一的成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初中。 那时,家里人都相信他能读完书。

自我奋斗

16岁那年,重新读书进入了唐尚君的生活。 因为初三时不明原因的头晕,唐尚君错过了中考。 在老师的提醒下,他第一次听说“可以复读”,第一次体验到复读的效果。

重复的问题海洋发挥了它的魔力。 一年后,唐尚君考入了钦州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 哥哥一时不敢相信。 在广西,钦州二中是一所知名的重点高中。 第一本书的学生人数通常超过1000人。 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高中时,唐尚军和初中好友何汉礼写信保持联系。 他们在信中互相加油,并约定毕业后一起去北京。

“当时我就觉得只要是北京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贺寒离记得。 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广西学生的固有观念。 初中时,两人约定2008年去北京读书并观看奥运会。

在唐尚君心里,北京与父亲对他的期望不谋而合。 父亲很少关心孩子的成绩,但他曾在唐尚君的书桌上写下一句话,“大意是,将来我们要跨越长江、黄河。” 唐尚君至今还牢牢记住这句话,将其解读为首都北京,也成为了清华大学。

那时,对于北京,他只知道有清华大学。 这是一所被长辈们津津乐道的学校。 20世纪90年代,村里的一名学生首次考入清华大学。 小时候,父亲经常夸奖这个清华学生,说:“他很厉害,在外面当了官,然后回来为家乡修路修房子。” 听着,唐尚君,基于这个令人钦佩的对象,构建你未来的愿景。

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_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

▲ 唐尚君

但钦州比县城的诱惑更多。 上课时,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下课后,他和同学们一起走来走去。 他喜欢篮球、吉他、滑冰……说到玩,他总是不计成本地投入。 看到有同学在滑轮滑,唐尚君一时兴起买了轮滑鞋,当晚就在学校附近的空地上练了一夜。 “太阳升起的时候,我就可以慢慢地自己滑冰、走路了。”

他迷迷糊糊地玩了三年,直到高考成绩犹如晴天霹雳将他惊醒。 2009年,第一次高考,唐尚君考了372分,只能读专科。 他拒绝接受,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重复。

清华大学已经看不见了,但唐尚君觉得自己至少应该上一所大学。 他形容自己“有点聪明,学东西很快,只要努力,第二年成绩肯定会更好”。

凭借三姐给的复读费,唐尚君进入了“高三”。

在钦州二中,复读现象十分普遍,广西各地的复读生也纷纷慕名而来。 唐尚军说,同班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考得不好而留下来复试。 他复读的第一年,高三有37个班,其中25个是新生,其余12个班都是复读生。

截至目前,广西仍有大量复读生。 以2022届考生为例,广西总报考人数为50.7万人,其中复读生超过16万,占比近30%,位居全国第三。

复读一年后,唐尚军高考成绩突破400分,考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但没几天他就退学了,因为“学校和我的想象差距太大了”。 拿着父亲给的生活费,他回到钦州二中复读,但他不敢告诉家人。

从此,他生活在自己编织的谎言中,过着漫长而隐秘的双面生活——在家人面前,他“考入”了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毕业后,曾就职于“顺丰速运”公司; 事实上,他陷入了重复之中。

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_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

▲ 唐尚君

475分、505分、530分、573分、587分……高考成绩逐年提高,这似乎给了他想要的反馈,但他对自己的期望也相应上升。 唐尚君陷入了自我挣扎:贪玩、懒惰、拖沓、马虎……他不接受自己,一遍又一遍地将自己的缺点列在纸上,试图克服它们,并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改掉它们。明年; 但事实上,他想的多,做的少,它们总是支配着他。

暑假的时候,他买了一套教具提前预习,打算下学期弯道超车,结果读完一两页就扔到一边,最后又打开了这套书。今年的。 看到大片的空白,他心中充满了自信责备和遗憾。

有一次,中秋节有一场灯会。 晚上,他下定决心要学习,但又很想看看一年一度的花灯,于是他就在内疚中出去玩了。

“如果我能接受这个自己,也许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唐尚君时常感到自我分裂。 他渴望成为另一个完美的自己,一次次把希望寄托在“明年”。

生活游戏

复读的生活令人压抑,让人“上头”。 无奈之下,他开始了这场人生的赌博,但赌注越大,他就越渴望赢得更多。

复读学校根据高考成绩改变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这个赌徒的心理。 对于高分复读生有不同级别的奖励。 在钦州二中,高考成绩超过二线的,可免收第二年的复读学费。 如果分数超过第一行,将会有奖金。 高考成绩越高,奖励越多。

2013年,第五年参加高考,唐尚君的成绩考上了第一线。 如果继续复读,学校将免收学费和住宿费,每月还会奖励400元的生活费。 年轻时隐藏的对未来的想象也在那一刻跳到了他的面前,他感觉距离那个辉煌的结局已经不远了。

那年夏天,唐尚君偷偷去了清华大学。 他只买了一张非座票,28小时的车程,硬生生地挤进北京,直奔清华大学。 校园很大。 他走了一整天,才看到了自己搜过很多次的照片的真实面目。 这里有荷花池、清华书院、白色的校门、美丽的西式建筑。

那是唐尚君第一次来北京。 他一个人去了全聚德,想尝尝烤鸭,但在店里坐了半天,翻遍了菜单,他还是舍不得花200多元买一只烤鸭。 他饿着肚子离开,想着“下次再来”。

这次旅行增强了他的内在目标。 回到钦州后,他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复读。

2016年,第七次高考时,唐尚君以625分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她终于向家人说出了自己复读的真相,并得到了原谅。 但那一年,他的父亲患上了肺癌晚期。 为了让父亲接受化疗,他转身拿到了学校10万元的复读奖金,并瞒着亲友继续复读。

这个选择几乎没有犹豫——当分数突破600分的时候,他感觉清华已经触手可及。

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_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

▲ 唐尚君

在新复读学校,27岁的唐尚君把名字改成了“唐媛”。 那年,何汉立拍摄两年的纪录片《高十》上线,引起热议。 但唐尚君不想让别人知道她是《高十》的主角。 她害怕同学知道她的年龄,也羞于向年轻老师提问。 她宁愿“问同学或者自己想办法”。

他很乐意回答学生的问题。 在学校里,他成为同学中的“考霸”,有人称他为“唐老师”。

但他的高考成绩不再像过去那样一路飙升,而是从2017年开始一直在波动。唐尚君将成绩的波动归咎于运气和成绩,而不是天赋或能力的限制。 每年高考结束后,他总是不甘心,“如果不马虎的话,还能多考20、30分,一跳就能摸到清华的大门。”

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近年来,唐尚军将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收集在一个纸箱里。 回想起来,他拒绝再次入学,埋头复读。

高考15年 唐尚珺:确实走了弯路_唐尚珺2018年考上什么学校_走一段弯路也无妨700

▲ 唐尚君

三个姐姐都嫁到了钦州。 一个在工厂工作,一个养牛,另一个卖衣服。 为了维持生计,哥哥几度挣扎,收垃圾、开卡车拉水泥、养鸭子,现在又转向养猪。 唐尚君好几次听到三姐说:“我后悔没有看书。” 他感叹道:“他们之所以过得这么辛苦,是因为他们不珍惜读书的机会,也没有选择。”

“但是你珍惜学习的机会吗?”

面对这个问题,唐尚君似乎很肯定地回答:“当我放弃的时候,我又得到了一次尝试的机会,我也有了下一次的希望。”

为了探寻山的另一边是什么,他终于在初中时出发,步行了近10公里,朝着家对面的山走去。 但他却被山脚下一条约十米宽的河流挡住了。 下雨了,湍急的河水无情地冲走了他的拖鞋。 唐尚君狼狈地赤脚回家。

很快,他又一个人去了。 这次他发现河水深浅不一,有的地方有一两米深,有的地方已经到了膝盖以下。 他毫无危险地摸索涉水过河,终于花了大半天的时间爬上了这座他仰望多年的山峰。 他兴奋地发现,“站在山顶上看,似乎一切都不一样了,这让我感到新奇。”

然而,当他站在山顶的时候,眼前依然是一望无际的山脉。

请继续关注《清华考十五年,唐尚君:陷入复读的停滞人生(下)》。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疑难解答指南 www.zbe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