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倒计时
-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
- 这周已经过去天
- 本月已经过去天
-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
7月28日,放弃补录后的第四天,35岁的唐尚军在广西老家忙碌。 他发了家里桉树林的照片,粗绳子缠绕在倾斜的树干上。
“台风,吹啊吹,吹倒了一千多棵桉树,每天只能拔起八十、九十棵,不拔起来就长不直了。” 唐尚君说道。
唐尚君出生于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 自2009年以来,他已经参加了15次高考。 每年的同一时间节点,他都会上热搜。 14年来,他最初的成绩只够读专科,第五次高考,唐尚君考上了第一线。 他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但他全部放弃,选择继续学业。
去年高考后,家人劝他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护理。 电话里,姐姐哭着说,担心继续复读会“出问题”。 唐尚君向家人承诺:“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在乎明年结果如何。” 无论如何,都要上大学。”
今年高考结束后,唐尚君率先登上热搜词条,“最优秀高考钉子户今年决定上大学”、“唐尚君表示优先考虑教师专业” ,后来变成了“唐尚君四名志愿者全部撤回”“唐尚君放弃第二次补充录音”。
自录取结果公布以来,唐尚君已3次更新社交平台,形容自己“不满足”、“困难”、“迷茫”。
有人对他连续15次高考清华感到不解,也有人质疑他是为了奖金而专业考生。 围绕他的争议还包括高考高分奖励、留级政策、分数论教育理念等。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这些奖励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他说,因为执念太深,他陷入了“泥潭”,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有时候躺在宿舍里看着床板,我会有一种后怕的感觉,为什么我在学校宿舍呆了这么多年,就像一场漫长的梦。”
一方面,他对未完成的清华梦十分坚定,“不甘心、不服气、无法割舍”; 另一方面,他也不掩饰自己的无奈和分裂:“我最羞愧的是我的母亲,四年太长了,几年前我想过不读大学,回到家乡务农。” ”。
对于未来的计划,唐尚君很纠结。 他说,要么回家务农,但这十多年来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 或者再争取一年,但是新高考取消文理科难度很大。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与唐尚军的对话。
7月19日,唐尚君发微博称,四名志愿者已全部撤回。唐尚君微博截图
要么回家种田,要么再奋斗一年
新京报:录取结果出来后这几天你都在做什么,状态如何?
唐尚君:这几天我在家种地,一千多棵桉树都倒了。 妈妈帮我,一天只能种八十、九十棵树,花了十天的时间才种完,非常忙碌。 这七八亩桉树林每年会带来三四千元的收入,这次损失了一千元左右。 那时我还在桂林工作。 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家里的树都倒了,我赶紧回家。
我先安顿一下心情再做计划,现在什么都不用想。
新京报:为什么放弃补录的机会?
唐尚君:主要是学校和专业不适合。 因为年龄等因素,选择专业就是选择未来,没有办法放手。 家人基本接受了我的结果,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责怪我。 那么尊重我的选择。
新京报:你面前有哪些选择,你是如何权衡的?
唐尚军: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放弃这个,回到家乡务农,搞农业、养殖业、种植业。 好处是可以和家人在一起,坏处是这十几年复读的辛苦都白费了。 另一种选择是再读一年。 好处是还有一线希望,但是新高考(不分文理科,自主选科)很有挑战性。
新高考改革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题型变化较大,题型灵活,考试方式创新。 准备了一年,想要通过考试还是很难。
唐尚军正在修复家乡被台风吹倒的桉树。受访者提供
“职业高中考生”争议
新京报:你为什么打算今年上大学?
唐尚君:这几年的成绩一直在波动,不是上升也不是下降。 我觉得即使继续考试,突破也不会很大。 家人也希望我走出高中的圈子,读大学,然后组建家庭。 我现在不能只考虑我个人的想法,还要考虑我的家人。
新京报:有人说你是专业候选人,你同意吗?
唐尚君:很多人说我是为了奖金。 其实每年奖金比较大的只有两种:一是2016年民办复读学校颁发的10万元,二是去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的学校颁发的8万元。 块助学金。 网友可能会这样推理,说你一年工资十万、八万,比当地公务员的工资还多。
但我想说的是,好几年我都没有考到600分,也没有任何奖励。 复读可能只是免除我的生活费。 早年没有奖金的时候,我也是靠打工赚学费。 有一段时间,我想提高成绩,就去广西柳州复读。 那时候还没有奖金。
新京报:你算过复读后拿到了多少奖金吗?
唐尚君:没有计算。 没有必要去数。 千里迢迢过来是要花钱的,反正也只剩下四万到五万元了。 现在已经没有意义了,等计算结束后,我会给外界新的解读材料。
现在押金只有四万到五万。 如果没有其他来源,只能暂时支撑大学两年左右的学费。
新京报:奖金对你复读的决定有多大影响?
唐尚君:有了奖金,也许我可以更加专注于学习。 奖金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 读书的时候就不愁明年的学费了,暑假还要去广东打工挣学费。
另外,我年纪也比较大,也希望能为家里的经济做出贡献。 这方面也是我要考虑的。 但也不能说我是为了这个奖励而重复的,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奖励能让我改变什么呢? 它不会改变任何东西。
唐尚军列出了2009年至2022年每年的高考成绩和录取学校。受访者提供
对未了的清华梦“仍不甘心、不服气”
新京报:清华大学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唐尚君:这是一个人一生所追求的东西。 它可能就像一个灯光标志。 当你看到那个灯光标志时,你想靠近它。 说实话,我很想去那个地方,有生之年去那里学习、生活。
这只是一个梦想,对我来说并不一定代表现在有更好的机会。 因为你考上清华大学之后,毕业后也可能走教师培训的路子。 考上清华更多的实用价值不能在这里体现,但我就是想体会一下。 这是我心里的一个结。
新京报:清华对于你来说是一个幻想还是一个梦想?
唐尚君:是一个梦,但是有幻想的成分。 事实上,我的想法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产生的。 当时村里有一个人考上了清华大学,他出钱帮助村里修路。 我父亲经常向我提起这个人。 当时我就想,等我长大了,我也应该是一个有能力帮助别人的人。
新京报:现在你放弃清华梦了吗?
唐尚君:我还是不愿意、不服气。 我还是放不下,但我或许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我的梦想。 如果我能实现我的梦想。 我觉得这十年的努力是值得的。 不管怎样,人生必须要有一个梦想,要有一个目标,否则人生就漫无目的,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心里会很难过。
新京报:如果给你更多的复读时间,你会考入清华大学吗?
唐尚君:高考真的很难。 再过两三年,成绩就很难有大幅提升了。 基础题目练习和完善很容易,但困难问题的突破就不那么容易了。 考研可能更容易通过。 现在来看,需要天赋,也缺乏努力。 两者缺一不可。
2016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后,唐尚君带着父母去北京旅行。纪录片《高十》截图
放弃名校的理由
新京报:2016年高考,你考入了中国政法大学,你带着父母来到了北京。 你还记得他们的反应吗?
唐尚君:当时我爸已经住院了,他一开始很震惊,以为我骗他让他开心。 直到他逐字逐句地读了录取通知书,看到了我的名字、专业和学校,并触摸了学校的印章,他才信服。 我能感觉到他还是很幸福的。
他原本是村里的一名教师,后来因为一些原因转行务农。 他很诚实,不善言辞,但他对我的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 记得小时候,他在桌子上写了一句话,大意是,要想上大学,就得过长江、过黄河。 他希望我能走得尽可能远,到村外去,也许他对我的期望更高。
我一直想,如果有机会去北京读书,我一定会带爸爸妈妈去看看。 那年我带他们去了北京的很多景点,完成了他们的梦想,也完成了我一生的梦想。 他在北京的时候,在酒店说过一句话,他说青出于蓝胜于蓝。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这句话的,但我明白他的意思,他希望我以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当时爸爸病得很重。 爬长城的时候,我告诉他不要勉强自己。 他不承认,只是想和我们一起爬到最高点。
新京报:为什么放弃中国政法大学?
唐尚君:当时我爸爸查出癌症晚期,家里困难,需要钱化疗。 当时我妈打电话来征求我的意见。 她说我父亲有几万元积蓄,可以用来化疗,但如果不起作用,可能就浪费钱财了。 我说钱还能再赚,如果还有一线希望,就试试吧。
当时我听说附近的学校可以给我复读相当可观的奖励,是10万元。 十万元可能是家里五六年、七八年的积蓄。 当时我还没有到中国政法大学报到,所以我瞒着父母偷偷回来复读。 我想,如果我爸爸因为钱而没有去化疗,那将是我一生的一大遗憾。
2016年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后,唐尚君和母亲坦白了自己的复读经历。纪录片《高十》截图
“重复是因为我陷入了泥潭,别无选择”
新京报:您曾说过坚持高考是陷入泥潭后的无奈选择? 如何理解“泥沼”?
唐尚君:那些年我很矛盾,想走出来,但又走不出来。 所以我感觉自己陷入了泥潭。 你的双脚都陷进去了。
有时候躺在床上,光看床板,就觉得自己在高中或者宿舍里呆了这么多年,有一种后怕的感觉,为什么还没有你出去这么多年了? 完全就像是一场梦,想要出去却无法出去。
新京报:是什么让你陷入“泥潭”?
唐尚君:我觉得用痴迷这个词来形容一个想法并不过分。 如果你不理解我,我想这很正常。 如果你没有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你可能会觉得我的选择不可思议。 我处于一种别无选择的境地。
我想离开学校,但我觉得一旦离开,我就没有机会再实现我的梦想了。 这种矛盾心理就像牢笼一样,没有办法做出选择。
我不想做这个,我也不想做那个。 那时候,如果我上了大学,我就觉得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可能太大了。 如果我决定不读书,我已经付出了这么多年的代价。
新京报:为什么说有些复读时间很困难?
唐尚君:我最困难的时候是2014年、2015年,一方面是我重复了几年的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所以我很迷茫。 另一方面,由于我没有经济来源,物质上也很困难。
同学们都已经开始工作了,我没办法和他们正常交流。 因为如果我和他们沟通,他们就会问我最近在做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所以当时我的社交圈子比较窄,只限于校园这边。
新京报:经济上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
唐尚君:复读的头几年,我可以靠家里提供的大学学费来养活我。 2014年、2015年之后,家庭自身经济更加困难。 那时我还在读书,没有经济来源。 如果我再继续读书,我还需要学费和生活费。
那段时间,我去广东打暑期工。 被一些工厂骗了,没赚到多少钱。 后来,我向朋友借了钱。 借过一两次钱后,别人问我为什么借钱,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那段打工生活让我难忘。 我先去广东电子厂安装电子设备,然后给手机屏幕做油墨印刷。 丙酮用于油墨印刷。 气味很刺鼻,但整栋楼都关着。 我以为我能坚持下来,没想到我对那味道反应如此强烈,想吐。 接下来的一周,我连工资都不要了,就走了。
后来我换了工作,在流水线上做电脑屏幕检查。 一个月来,我要上夜班,晚上睡不着觉,也没有凳子坐。
新京报:打工的经历让你对校外的世界有什么感受?
唐尚君:当时我觉得社会有点复杂。 我第一次去广东的时候,在火车站,有人举着捐款的牌子。 我捐了钱,别人却说我被骗了。 第一次接触社会,面对真假,我觉得确实有点复杂。
我只是在假期在这里停留两三个月,而我周围的工人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或十几年里从事这项工作。 我还有机会改变,而他们的机会相对较少。 我想回到学校我要更加努力,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我会更加坚定。
唐尚军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受访者提供
十年来“最羞妈妈”
新京报:你对家人有什么遗憾吗?
唐尚君:我最羞愧的是我的母亲。 因为读书这么多年,和她的陪伴太少了。 村里的人经常问我妈,你儿子这么大了,怎么还在上高中,还不去找老婆。 她打电话给我,告诉我她希望我尽快结婚。
她今年75岁了,独自一人在家,无人照顾。 我妈妈很喜欢喝酒,有时喝多了就容易摔倒。 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 我放不下,我感到愧疚,尤其是对我的妈妈。 有一段时间,我想过退掉这所大学,回去做养殖业,然后让妈妈和我住在一起。
新京报:你什么时候产生过最强烈的想法(不读大学直接上班)?
唐尚君:2020年、2021年左右,我的想法特别强烈。 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我就没有再读大学了。 因为我觉得对她有一点亏欠。 如果我再读几年大学,这个时间就太长了。
之前我就跟她发誓,等我侄子上小学了,你就可以跟我住了。 我的侄子现在读四年级。 她逗我说,你不是说等你以后有能力了就让我跟你一起住吗? 我没有遵守诺言。
新京报:对于你选择复读,你妈妈是什么态度?
唐尚君:我妈妈告诉我,无论你什么时候上大学,只要你走了,真正迈出了这一步,无论什么时候走,你都不能回头。 她说无论如何都会支持我上大学,希望我以后无论去哪里都不要回头,让我不要为她担心。
新京报:您的家人对您选择复读多年有何看法?
唐尚君:去年,家人希望我去上海交通大学学习护理。 姐姐打电话劝我,哭着告诉我她很担心我。 她害怕我继续下去,身体和精神都会出现问题。 我担心自己抑郁了,读起来快要疯了。 我在群里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理解我,再给我一次机会。 明年无论如何也要上大学。
新京报:村里同龄人的学业和就业情况如何?
唐尚军:村里和我同龄的大部分人都读了初中,到广东打工了。 上高中的情况很少见。 高中毕业后几乎没有人继续上大学。
唐尚君在家乡河边。纪录片《高十》截图
“我不想出现下一个唐尚君”
新京报:您担心自己的年龄会影响毕业后的就业吗?
唐尚君:我很担心。 我什至觉得,由于我的年龄,找工作不太现实。 很多工作都有年龄限制,这是一个硬性要求。 例如,要参加公务员考试,您可能需要年龄在35岁以下。 如果我早点上大学,我可能会考虑当公务员,就不会这样了。
就业基本没有选择余地。 你可以尝试创业,比如和别人合作,卖一些教具,慢慢摸索。 也许有一条路适合你。
否则的话,应该是去师范学校,回来当老师,没有其他的可能。
新京报:你认为自己在外界眼中是什么样的形象?
唐尚君:我身上也有积极的力量和消极的东西。 目前媒体关注的事情都可以公开,并没有什么可耻的。
有人问我,你希望下一个唐尚君出现吗? 我说不是,因为我的个人经历和我最初的认识引导我走上了这条路。 现在的年轻人接触信息的机会更多了,他们生活的环境也不一样了。
如果在这个时代,还有像我这样的人花七八年的时间去考上某所大学,我觉得根本不值得,因为他还有其他渠道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新京报:您曾经说过怀疑“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否正确? 现在你的疑问得到证实了吗?
唐尚君:我当时这么说是因为我读书了这么多年,高中好像还没有离开。 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没有错,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虽然我的梦想没有实现,但它让我成为了一个比以前更好的人。
如果我不读书,也许我也在农村,和我的父母一样,面朝黄土背天,无法走出小山村。 我现在已经出来了,所以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就不用怀疑了。
新京报记者 吴宇
陈晓树 编辑
吴兴发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