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实时热点 正文内容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情引导质效的方法路径分析

阿立指南 实时热点 2023-08-14 11:08:39 153 0

摘要:全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涉军舆情频发。 提高涉军舆论引导质量和效率尤为迫切。 在阐述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需要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涉军舆论引导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为打造良好的网络涉军生态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 军事舆论引导; 方法和路径

全媒体时代,随着全流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无处不在,无处不在,无人利用。 军事舆论的生成方式和传播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长期渗透、破坏和恶意攻击,互联网这个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线”和“主战场”早已暗流涌动。 舆论导向稍有偏差,就可能对思想安全、社会稳定、军政军民团结造成严重影响。 全媒体时代如何落实政策已成为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在阐述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及需要把握原则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涉军舆论引导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为打造良好的网络涉军生态提供参考。

一、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舆情环境,军内外有关部门做好有效管控和引导工作,涉军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不断好转。 但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也值得我们关注。 比如,正面攻击与软渗透的交织、斗争载体和沟通渠道的多样性、话题诱发群体情绪的敏感性、科技赋能带来的现实挑战等,都对抗击疫情提出了新的考验。全媒体时代军事舆论引导。

(一)涉军问题日益成为舆论热点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和信息接收终端空前普及平民化。 “每个人都有麦克风”,每个人都是一个观点。 广大网民更多地通过网络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对人民军队的关心。 强烈的行动欲望。 尤其是军迷群体快速、广泛、深入地关注军事动态,已成为网络一大现象。 一方面,广大网友为我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喝彩,期待人民军队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军队推出的改革政策、组织的军事行动、军队推广的先进典型,一旦被媒体报道、被网友转发,往往瞬间铺天盖地,引起点赞和掌声。 另一方面,军队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和地位。 作为高度关注的群体,常常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很多与军队、军人、军人家属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的事件,会有意无意地被凸显出来。 比如,某地一名学生因与同学的琐事发生矛盾,被打死。 网上流传死者学生的父亲是退役军人的说法,渲染了“保卫祖国15年却没能保护儿子”的悲剧。 随后,官方发布消息证实,受害人的父亲并非退伍军人。 近年来,网络上时不时出现“军人婚恋问题”、“个别军地纠纷”等涉军事件,宣泄各种不满情绪。 全媒体平台报道的一件小事,可能瞬间引爆国内外舆论场,这对涉军舆论引导的时机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思想斗争领域软渗透日益严重

西方始终把价值渗透作为推动“颜色革命”的重要途径,不断变换方式方法,企图悄然影响民众的主流价值观和认知,进行遏制、干扰和破坏。我。 随着全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便捷化、大众化、匿名化,一些敌对势力将广播、报纸夹带等传统渗透方式转向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媒体领域,公开舆论攻击呈现出立体渗透、多点“渗透”的鲜明特征。 同时,过去一段时间,敌对势力也倾向于培养意见领袖,在某些问题上与我正面对抗。 全媒体时代,更常见的账号“水军”方式被用来伪装身份、回应声音、议题设置、权力运用。 、话题引导、情绪控制等都比较微妙和复杂。 此外,一些媒体和个人利用“刷屏控评论”、“转发、回避”等方式,在我主流媒体的评论区传播对自己有利的消息,削弱我的官方公信力,引导力量。 上述渗透特点“倒逼”我们探索做好涉军舆论引导的新思路、新方法。

(三)“去中心化”传播特征对舆情监测和引导产生影响

全媒体时代,按行业、地域、身份等社会标签分类的人群通过互联网形成利益相关群体。 网络传播从“广场式”公开传播转向“茶馆式”隐性发酵,涉军舆情来源高度分散。 ,言论相互碰撞,正常情绪表达与恶意攻击并存,普通网民诉求与幕后操纵齐头并进,军内“曝光”与军外“吐槽”交织在一起,很多信息很难辨别真假。 一方面,基于移动终端的舆情数据难以全面采集和监测。 很多碎片化的信息出现在不同的平台上。 大大减少,并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下的信息共享更加隐蔽,主体言论、思想、情感的传播呈现出圈层、隐私、群体极化等显着特征。 圈层下的潜在舆情难以全面捕捉和准确识别。 这就增加了舆情监测和引导的难度。

(四)科技赋能成为影响舆论斗争走向的基本支撑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元宇宙、私有计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异军突起,给涉军舆论引导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 2022年的俄乌冲突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被用来操纵音频、视频、图像或文本内容,产生误导性的深度换脸技术,颠覆了人们“眼见为实”的传统认知理念。 目前,不少人工智能团队和公司致力于研究深度造假技术,一些国家也将“事实核查”平台作为影响和控制舆论走向的重要“武器”。 牛津大学研究报告显示,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家正在利用社交媒体大数据操纵舆论。 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需探索预防和化解上述舆论攻击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体系,加强科研技术应用,加强对舆论攻击的引导。涉军舆论,维护思想安全。

二、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引导应把握的原则

全媒体时代,涉军舆论引导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创新性。 需要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准确把握当前涉军舆情特点、规律、风险挑战,着力营造良好舆论生态。 具体来说,要把握三个原则。

(一)坚持政治大局

网络上无小事,甚至一切都是政治性的。 网络涉军舆情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影响和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涉军舆论引导是思想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增强政治意识,强化纪律观念,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理解力、政治执行力。 不被网络上的喧嚣和杂音所打扰,决不被网络上的不良情绪所左右。 要时刻增强政治家驾驭舆论的意识和能力。 在思考问题、谋划工作、推动实施时,要善于运用政治观点和政治分析方法来观察和处理。 对于那些与听众密切相关、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话题和发言,必须尽可能地预见、研判、研判复杂的形势、发展趋势、相关信息和潜在风险。 监测和分析必须了解政治背景和政治动机。 判断政治影响和政治后果,有针对性地防范,做到未雨绸缪、科学应对。

(二)遵循网络舆情传播规律和内部机制

军事舆论引导是一门科学,必须依法进行。 事实证明,在应对网络舆论时,简单应对、盲目鲁莽,一定会出大问题。 要遵循舆论生成、扩散、影响规律,研究掌握舆论引导的内在机制,减少涉军舆论引导的盲目性。 如网络舆情传播领域的蝴蝶效应、首因效应、塔西佗陷阱、破窗效应、级联效应,“以真取信,以理交融”,“稀疏结合”网络舆情引导领域,“堵、堵、重疏”。 要掌握快速介入、精准应对、认真排查、解决问题等方式方法,把握网络舆情演变规律,提高涉军舆情引导能力,一切工作始终建立在科学、务实的基础上。

(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涉军舆论引导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导向。 全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网络生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 涉军舆论引导工作的本质是网络时代的群众工作、人民战争。 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动员群众,走网上“群众路线”,通过最广泛的宣传动员,引导和鼓励网上“沉默的大多数”为党和军队发声。 通过宣传一线军训典型事迹,讲述新时代强军故事,让革命军人成为国家和军队形象的代言人,让爱党、爱国的声音传遍全国。并传递社会正能量,有意识地从网民中迸发出来,形成最广泛的网络拥护军团、统一战线,最终赢得了舆论的主动权。

三、全媒体时代提升涉军舆论引导质量和效率的方法与路径

在通信技术融合、媒介有机聚合、媒体终端兼容、表现形式综合运用的全媒体时代,要顺应时代潮流,增强立场意识从加强舆论引导和文化支撑的战略高度,积极思考和探索媒体强国之路。 涉军舆论引导工作的方法和路径

(一)注重方法创新

灵活高效的涉军舆论引导不仅要有舆论传播的力量做后盾,更要有丰富实用的策略方法支撑。 在思想斗争领域,我们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 比如,在专业舆情分析系统、指责操作平台、舆情进攻武器等方面与美国、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在当前“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的情况下,应强调“剑术胜人”的制胜理念。 必须充分认识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正视网络舆情传播的困境,在遵循舆论引导规律的基础上,真正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媒体新手段、新方法,融汇传播强化话题设置,创新话语表达,更新战略战术,积极拓展外部话语空间,多措并举优化内外部传播战略布局。

(二)抓好技术应用

从2022年的俄乌冲突可以看出,智能化、数据化的舆论战时代已经到来。 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算法推荐与5G、社交媒体、大数据、物联网等颠覆性技术深度融合。 赋予舆论主体快速、廉价、大规模操纵舆论的巨大潜力,使得弱势一方能够发挥攻击心智、影响认知的“软杀伤”效应。 涉军舆情引导要着力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聚焦未来舆情战场“无人、隐形”、“类脑、脑控”、“精算”等特点。加快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步伐,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自主创新突破,充分激活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驱动力和人工智能,形成更加高效、高能的内容生产、发行、传播优势,逐步打造自己的信息技术高地,更好引领网络舆论,不断增强涉军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力指导工作。

(三)人才培养

全媒体时代,情报化、智力化、智库化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舆论博弈背后的人才竞争也愈发重要。 也对军队相关舆论引导人才的素质、能力、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加快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新型舆论人才,成为涉军舆论引导的重中之重。 要加快文章布局,通过多层次、多类型的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专业队伍建设,形成覆盖舆情引导组织指挥、全媒体运维、征集等方面的队伍。舆情编辑、全网舆情分析研判、智能技术开发应用、证据收集等。 综合分析等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队伍,为提高涉军舆论引导质量和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抓好军地协调

涉军舆论引导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网管部门、网络媒体、网民和部队等,要注重协同作战、通力协作,牢固树立“全党全军一盘棋,打好“组合拳”,站在服务国家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的高度,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分兵协作作为一个整体。 健全完善战略沟通体系和军民合作机制,健全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处置等合作交流框架,不断提高舆情风险管控、引导和塑造能力舆论引导,形成治本、抓长远的良好局面。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系统工程学院)

欢迎 发表评论:

文章目录
    搜索
    疑难解答指南 www.zbem.com.cn